近日,第二十二期校友零距離活動在校友活動中心舉行,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一級調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知名法治影視編劇、我校86級政教專業校友徐蘇林(筆名海劍)回到闊別已久的母校,為學弟學妹帶來一場關于新時代法治影視創作的精神盛宴。
活動中,徐蘇林校友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和個人創作情況;回顧法治影視作品的創作背景、發展歷程與行業現狀;結合自己豐富的創作經驗,以《人民的名義》《我不是藥神》《檢察風云》《獵狐者》《全民目擊》等大量鮮活案例,對新時代法治影視作品的創作理念、創作維度、內容選擇、藝術表達等方面進行全面剖析,引發同學們的熱烈討論。徐蘇林表示,隨著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法治影視作為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的重要載體,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在新時代背景下,法治影視創作需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理念,提升作品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徐蘇林認為優秀的法治影視作品應當政治站位有高度、題材挖掘有深度、作品展現有廣度、藝術表現有溫度、細節把握有精度。徐蘇林指出,在法治影視創作中要政治站位正確,立足執法、司法機關的基本職能定位,故事主題要緊密契合黨和國家總體戰略部署,具備清晰、正確的價值導向;在作品呈現上,必須重視人物形象塑造的完整性與藝術性、人物關系的復雜性和基本人性的深刻揭示,以受眾樂于接受的方式來呈現,展現出法治之力、法治之美;在創作過程中必須遵守國家政策,不可偏離國情,不可逾越規章制度;還要注意法律程序、服裝、語言等技術性細節,提醒同學們在觀影過程中應注意法律問題。
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互動中,徐蘇林還強調法治影視創作的社會責任。他認為,法治影視作品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承擔起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引導社會風氣的責任。創作者應該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創作出更多優秀的法治影視作品,為社會的和諧穩定貢獻力量?;顒幼詈?,徐蘇林鼓勵同學們自覺做新時代依法治國的踐行者、法治文化的建設者和傳播者。
![]() |
![]() |
(一審:顧振中,二審:鄭曉坡,三審:殷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