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7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江蘇師范大學承辦的現代漢語課程教學及教材建設交流會在我校召開。校黨委書記方忠、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原所長張世平、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業部副主任蔣旭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文分社社長吳軍、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郭風嵐、漢考國際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蕾出席。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等全國各地的100余位專家學者,文學院相關負責同志、漢語言文字學方向研究生參加會議。
方忠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黃廖本”《現代漢語》教材,不僅為我國語言學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在學校文化傳承、人才培養中發揮著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重要作用。承辦現代漢語課程教學及教材建設交流會,同時舉行“黃廖本”《現代漢語》(增訂七版)的新書發布會,既是對以廖序東先生為代表的“大先生”們的致敬緬懷,也是對漢語學科建設和教材建設一次強有力的推進。
蔣旭東在致辭中指出,新時代賦予現代漢語教學和教材建設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等方面以新的使命,希望各位專家學者要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方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漢語話語體系和原創性教材體系。高教社將繼續與全國高等院校的相關學科專家合作,聽取一線師生的教學意見,為高質量錘煉黃廖本《現代漢語》這一經典教材做好支持和保障工作,推動現代漢語教學和教材編寫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現代漢語》教材領導小組組長李行健在書面致辭中回顧了“黃廖本”《現代漢語》的歷史。他表示,“黃廖本”《現代漢語》之所以能成為國家級規劃教材,其主要原因在于教材內容重點講授現代漢語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這也是黃伯榮、廖序東兩位主編傾注畢生的心血,組織帶領一大批知名的專家學者共同編寫,且能與時俱進地加以修訂的結果。
在專題報告環節,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原所長張世平教授、蘇州大學王建軍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周薦教授、北京語言大學郭風嵐教授分別以“習近平語言文字重要指示與國家語言政策”“‘黃廖本’《現代漢語》(增訂六版)修訂說明”“ 漢語詞匯教學的理論與創新”“中文水平考試HSK全球推廣與教材研發”為題作了主題發言。在分組討論環節,各高校專家、《現代漢語》課程任課教師圍繞“黃廖本”《現代漢語》各章節專題展開了熱烈研討。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張愛民教授、蘇州大學王建軍教授分別主持了分組討論和閉幕式,我校文學院李申教授作大會總結發言。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本次會議主題突出,成效顯著,為更好推進現代漢語課程教學及教材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必將團結更多的漢語學界專家和一線教學人員,為“黃廖本”《現代漢語》的完善和現代漢語課程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會議期間,高等教育出版社專家還前往泉山校區西教14號樓教室進行了課堂觀察,與任課教師展開業務交流,并在分測中心一樓大廳舉辦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圖書展并向與會專家學者贈書。
![]() |
![]() |
![]() |
![]() |
(一審:葛大偉,二審:鄭曉坡,三審:殷子鈺)